铁板烧行业
第一节:发展呈现出四大特点
(一)现代化和网络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
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的大量采用,将更适应客人的需求。如发光材料、调温
材料、调色材料、可散发香气的材料将改变传统的酒店用材;洗涤、排污、废水
废气废烟的环保处理,将改变酒店的环境;自然通风,照明及太阳能的开发利用
,将改变酒店的能源消耗;客房中大扁屏电视、便捷通讯、自动预定、登记、入
住系统的建立,将改变酒店目前的经营模式;贴近自然、回归自然的酒店,将赢
得广阔的发展空间。酒店的不断智能化,将打破以往的经营理念。
虽然酒店业一直被认为是劳动密集型服务产业,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
已不仅仅用于前台的经营业务,而逐渐向后勤保障系统和楼宇自动化系统发展。
同时将酒店内部网络与互联网联接,普及网络化管理,才能使管理全面升级到智
能化管理阶段。国际酒店集团广泛采用的计算机预订系统,已能帮助成员酒店销
售25%以上的客源。利用网络改善传统的酒店管理,网络给酒店业制造了新的竞
争载体,通过网络宣传企业形象,开展网上预订客房,让客人了解酒店的的硬件
及软件设施,选择他们需要的服务,进行远程预订,最终为酒店带来更多的客源
。而酒店与顾客通过网上的交流,进而提供更为人性化个性化的服务。
(二)集团化经营
组建酒店企业集团的最重要的战略目标是提高酒店的经营效率与国际竞争力。国
际酒店店集团进入中国的速度和数量与日俱增,各大国际集团、跨国公司、酒店
集团等世界级的巨无霸挟其雄厚的资金、先进的管理和品牌优势长驱直入中国的
酒店市场,国际化的超级酒店店集团将在占领和巩固沿海发达的大中型城市以及
高档酒店市场的基础上逐渐向内陆中小城市以及中低档酒店市场大规模扩张。根
据近年来国际酒店行业的兼并收购的数量和规模的统计,全球的超级酒店集团正
在计划并实施全球范围的最佳资源配置和生产要素组合,积极开展跨国界、跨区
域、跨行业、跨品牌的全球大兼并。因此,他们将不会仅仅满足于对我国单体酒
店的接管,而会将其目标转向中国尚未发展壮大的酒店集团和酒店管理公司。中
国旅游酒店和酒店集团发展的历史很短,总体规模十分有限,其运行方式多以自
建自管为主,仅有少数企业能够输出管理或开展资本运营,大多数企业基本保留
在逐一建设、单一管理、单体收购的初级阶段,这种原始的企业发展模式是不能
创造巨大的酒店集团的。在控制总量的同时调整结构,通过资产和品牌重组,按
照市场需要,促进中国酒店业企业制度改革和资产整合,加快集团化进程。
(三)品牌化发展
在目前酒店过多、广告过多、信息爆炸的注意力稀缺时代,酒店品牌建设就变得
越来越重要。在这种情况下,整个世界已经进入了偶像营销与品牌营销时代。品
牌的竞争其实就是一种酒店文化的竞争。国际酒店业许多著名品牌已经在具体的
经营中显示出它们的个性魅力了,比如万豪、假日、喜来登等等都在中国运用它
们的品牌进行了多种形式的输出合作,它们利用自己良好的品牌轻轻松松地在中
国获取了丰厚的利润。在中国,目前品牌做得比较好的酒店集团有锦江和凯莱等
。国际酒店集团品牌运做模式主要包括资本纽带型、管理合同型、特许经营型和
松散的战略联盟型等。对于中国酒店业而言,在创造自身品牌的同时,可以根据
自身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品牌战略。品牌可以使酒店具有较高的声誉,大大提
高酒店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提高管理和营销水平,建立稳定长期的客源,增加企
业竞争能力。
(四)经济型酒店加速发展,差异化和成为竞争焦点和发展趋势。
经过十年发展,全国目前拥有近1000家经济型酒店,客房数量超过10万间,成为
一种全新的综合业态,可快速复制的商业模式。据统计,过去十年,中国经济型
酒店排名前十位的品牌年均增长率高达74%。国经济型酒店正在以蓬勃之势走过
发展的第一阶段——急速崛起期,但随着竞争升级,在第二阶段整合期内,尽管
还有较大的市场上涨空间,但产业扩张需要更加理性,行业整合的帷幕已经拉开
。
“有限成本、有限服务”只是对经济型酒店的最基本理解,基于这一理解,中国
经济型酒店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同质化现象,在顾客体验上寻求差异化,将是未来
的竞争和发展趋势。
第二节:影响酒店发展的因素分析
(一)技术发展所产生的信息变化,将影响决策以及对决策执行的监控,尤其是
,信息储存和检索的巨大潜力将对酒店及其经理们控制人力资源及公司运作的能
力产生根本性的影响;
(二)酒店的组织和运作程序将随这样或那样的全球性变化而变化,在一个越来
越全球化的市场上,那些像环境意识、保健意识之类的较新的问题,正成为客人
们选择酒店的重要依据;
(三)房态管理也将随预订技术的发展而变化。持续增长的海外市场和海外预订
将导致新的问题,也将为酒店业主提供新的答案,不管他们是酒店联号的一员,
还是独立经营;
(四)因为需要高度熟练和专业化的劳工队伍,未来酒店业劳动力的形象将大不
相同,酒店业将不得不在许多国家可雇用人员不断缩减的情况下,通过有效的竞
争来获取高素质的人才;
(五)人力资源的管理将随劳动力和信息技术的变化而被迫做出调整。最引人注
目的是,“人力”行业将不得不在招收、培训以及留住人才方面付出更多的时间
和金钱;
(六)新的领导方式和企业文化将出现,管理的核心更为可能的是信息管理和战
略眼光的运用;
(七)酒店业同教育界建立更密切联系的要求将更加迫切。这是酒店业迎接新的
全球性挑战所必须的;
第三节: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一)中国酒店业发展的机遇点
a)2007年中国宏观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发展,为酒店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背
景。
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106768亿元,同比增长11.5%,比上年同期加快
0.5个百分点。其中,一季度增长11.1%,二季度增长11.9%。分产业看,第一
产业增加值9470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55454亿元,增长13.6%;第
三产业增加值41844亿元,增长10.6%。
1、农业生产再获丰收,夏粮单产创历史新高。初步统计,全国夏粮产量达到
11534万吨,增产146万吨,增长1.3%,连续第四年获得丰收,夏粮单产提高1.1
%。早稻可望再获丰收,棉花播种面积继续增加,农产品(21.90,0.00,0.00%)
优质化率进一步提高。上半年猪牛羊禽肉产量3652万吨,同比增长1.3%。
2、工业生产增长加快,企业利润继续大幅增加。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
加值同比增长18.5%(6月份增长19.4%),比上年同期加快0.8个百分点。其中,
一季度增长18.3%,二季度增长18.7%。分所有制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
值增长14.0%,同比加快2.2个百分点;股份制企业增长20.0%,加快1.3个百分
点;集体企业增长13.0%,回落0.1个百分点;私营企业增长26.6%,回落0.6个
百分点;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17.9%,回落1.1个百分点。
1-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9026亿元,增长42.1%,同比加快16.6个
百分点。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42.3%,集体企业增长24.0%,股份合
作企业增长23.0%,股份制企业增长39.5%,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38.6
%,私营企业增长48.6%。
3、投资增速继续在高位运行,中西部地区投资保持快速增长。上半年,全社会
固定资产投资54168亿元,同比增长25.9%,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3.9个百分点,
比一季度加快2.2个百分点。其中,城镇投资46078亿元,增长26.7%(6月份增长
28.5%),比上年同期回落4.6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加快1.4个百分点;农村投资
8090亿元,增长21.5%。
4、市场销售增速稳步加快,居民消费价格结构性上涨。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
售总额42044亿元,同比增长15.4%(6月份增长16.0%),增幅为1997年以来的新
高。其中,一季度增长14.9%,二季度增长15.8%。分地区看,城市消费品零售
额28525亿元,增长15.9%;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13519亿元,增长14.3%。
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分别增长15.2%和18.0%,其他增长
5.3%。
5、对外贸易较快增长,利用外资增长平稳。上半年,进出口总额9809亿美元,
同比增长23.3%,比上年同期回落0.1个百分点,与一季度持平。其中,出口
5467亿美元,增长27.6%;进口4342亿美元,增长18.2%。进出口相抵,顺差达
1125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加511亿美元。上半年,外商直接投资实际使用金额
319亿美元,同比增长12.2%。6月末,国家外汇储备达到13326亿美元,比上年
末增加2663亿美元。
6、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增幅为多年所少有。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
支配收入7052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4.2%,增幅高于上年同期4个百分
点。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111元,同比增加314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3.3
%,增速高于上年同期1.4个百分点,高于一季度1.2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出
现了多年少有的快速增长态势。
7、货币信贷稳定增长,居民储蓄存款增速放缓。6月末,广义货币(M2)37.8万亿
元,同比增长17.1%,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4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回落0.2个百
分点;狭义货币(M1)13.6万亿元,增长20.9%,比上年同期加快7个百分点,比
一季度加快1.1个百分点;流通中现金(M0)26881亿元,增长14.5%,比上年同期
加快2.0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回落2.1个百分点。6月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
25079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5%;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69368亿元,增长
16.0%,其中居民储蓄存款增长9.4%。
b)2007年成为2008年奥运会的冲锋准备年,酒店业迎来发展新高潮。
2007年,奥运会的举行已经进入一年倒计时,针对2008年奥运会的各项准备进入
了冲锋阶段。旅游和酒店业的发展也进入了发展高潮。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不
仅仅在2008年吸引大量国外游客进入中国,由于奥运会的世界影响力,在2007年
对旅游业的影响已经开始显现,甚至对国外资本对中国的投资都带来了直接的影
响。
由于国家奥委会对奥运会酒店数量和客房数量均有规定,目前酒店数量和床位规
模尚与奥委会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各个酒店集团正发力迎接奥运。奥运会的赛
事地点涉及了国内多个城市,对中国酒店业的影响范围将不仅仅局限于北京等一
级城市,许多二、三线城市和非奥运举办城市都面临众多的发展机会。
c)中国旅游市场近两年出现几何级上升,团体游、自由游、商务游、区域游等市
场都在不断扩大。
2006年我国入境旅游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国内旅游在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
战略推动下,以其良好的成长性保持快速增长,消费大众化、常态化趋势更加明
显。2006年全年入境游人数达1.24亿人次,增长3.4%;旅游外汇收入335亿美元
,增长14%;国内旅游人数13.9亿人次,增长15%;国内旅游收入6200亿元,增长
17%;旅游总收入8850亿元人民币,增长15%。全年出境旅游可达3400万人次,增
长10%。目前我国继续保持世界上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世界上最大的国内旅
游市场和亚洲第一大出境旅游市场的地位。
国家旅游局预计,2007年我国入境旅游人数将达到1.29亿人次,增长4%;旅游外
汇收入达370亿美元,增长10%;国内旅游达15亿人次,增长8%;国内旅游收入达
6820亿元,增长10%;出境旅游达3740万人次,增长10%;旅游业总收入达10000
亿元左右,增长10%。2007年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将直接为酒店业的发展注入强劲
动力。
(二)中国酒店业面临的挑战
a)酒店业竞争激烈,高档饭店竞争将更加激烈,同质化竞争成为主要竞争特征。
一方面近年来国内高档饭店建设步伐加快,另一方面,洲际(Intercontinental
)、里兹卡尔顿(RitzCalton)、圣瑞吉斯(St.Regis)、丽晶(Regent)、柏悦
(ParkHyatt)、四季(FourSeason)等国际饭店集团顶级品牌全面进入,势必对
中国饭店原有高端客源市场的分配产生重要影响,加剧高档饭店的竞争。
b)国内酒店管理集团亟需提高管理水平,向国际化水平靠近。
根据各地上报的信息,截至2006年6月30日,全国共有国内饭店管理公司180家,
管理饭店1299家,平均每家管理的饭店仅有7.2家。国内饭店管理公司不仅规模
小,而且品牌建设滞后,整体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与国际饭店管理集团大举进入
中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本土饭店集团却未能跨出国门真正参与国际竞争,
国际化程度低。因此,亟需加快国际化发展步伐,真正成为具有国际水平的饭店
管理集团。
c)非星级饭店亟需规范。
近年来,随着北京、上海、杭州、成都、苏州等地方政府把住宿业管理职能调整
到旅游行政部门,许多地方旅游饭店管理工作思路也从原来单纯的星级饭店管理
逐步转变为对整个饭店业态的管理。对非星级饭店加强规范管理势在必行。2006
年,北京市制订出台了北京地方标准《住宿业服务质量标准与评定》,并评出首
批住宿服务达标单位250多家;上海市也制定了《旅馆服务质量要求》,并完成
了《上海市旅馆管理办法》送审稿;江苏省还启动了经济型酒店标准的制定工作
。饭店投资需要加强引导。目前全国许多地方饭店投资非常热,已经导致一些地
区饭店供过于求。如何引导投资商理性投资饭店,也是未来饭店发展中面临的一
大挑战。2006年,浙江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出版了《浙江饭店业发展白皮书
》,对引导当地饭店的投资和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d)加强酒店专业人才的培养,建立合理的人才培养机制。
2006年以来外方酒店管理集团大举挺进、同时包括经济型酒店和民企饭店的快速
发展等,这样“挖人”行动就不会不停滞,酒店业面临人才流失的危险。要建立
饭店人才发展的战略,为了实现酒店的战略目标应制订并实施的关于人才吸引、
识别、发展与激励等方面的策略。勇敢挑战外资酒店对本土酒店业的人才挑战,
进行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挑战,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企业要改变“短视”的做
法,制订人才发展战略,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同时积极建立合理的
酒店人才培养机制,为酒店的后续发展提供人才储备和保障。